第九中文网 www.djzw.net,明朝小官人(我家的表哥数不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没有问出口。
李大伯见她神情有些异样,踌躇片刻,笑道:“三娘,以后家里添一个哥哥,好不好?“
四月初四后,改穿纱衣,枕头、衾被、桌帘、帷幕换成竹枕、竹席、薄被、纱布,房里的纱帐门帘也全都撤去,换成了刻花竹帘。白天四面窗前竹帘低垂,只卷起一半,挡住日晒的同时,能让南风吹进房里。
转眼满院油碧青翠,暑热未褪,竹帘在日光下晒了几个月,已经有些微微发黄,衬着窗前一簇簇繁花绿枝,稍显寂寥。
黄猫阿金趴在廊前浓荫里呼呼大睡,呼噜声大得出奇。
李绮节被阿金的呼噜声吵得心烦意乱,恨不能堵上耳朵,在竹枕上翻了个身,竹席发出细碎的簌簌声响,“把门窗合上。“
丫头小声道:“怪热的,门窗关上的话,风吹不进来。“
本来就热得透不过气,没有凉风吹拂,几息工夫就能闷出一身汗水。
李绮节叹口气,继续在阿金高亢的呼噜声中辗转反侧,想起送猫的孙天佑,有些咬牙切齿:好好的,送什么猫?天天围着别人撒娇撒痴,对她这个主人爱理不理,睡觉打呼跟打雷一样,又不能看家护院捉老鼠,还不如送兔子呢!
白天没睡足,整个下午她都蔫蔫的,想着家里以后要多一个三哥哥,以后自己再不能用李三郎的身份出去唬人,愈加魂不守舍,连晚饭都没怎么吃,只用了几瓣西瓜,便回房洗漱。
沐浴过后,换上清凉透气的纱衫纱裤,歪在罗汉床上看账本,忽然又觉得腹中饥饿。
宝珠打开糖果盒子,拈出几根糖麻花,“我去调碗藕粉来?“
李绮节把一枚花瓣形的香茶桂花饼揉来揉去,揉得满手糖粉,摇摇头:“想吃点咸的。“
宝珠盖上盒子,笑道:“我去灶房看看。“
天气热,吃食经不住放,剩饭搁一宿就馊了,婆子整治菜蔬是可着人口做的,没吃完的米饭盖在罐子里,预备做成甜米糟,橱柜里只有几样凉菜。
婆子道:“灶上有酸笋汤,我切点肉丝,给三小姐下碗面,搁几个鸡蛋?“
李昭节病中胃口不好,爱吃酸笋汤泡饭,灶房里特特给她炖了一罐汤。
别人看不出,宝珠天天跟着李绮节,白天又得帮着照应李九冬,哪能看不出李昭节院子里的丫头对自家小姐的防备,“汤放着罢,淘点稻米,我给三娘炒碗菜饭。“
炒饭不是拿剩饭炒,而是先把肉、菜、酱一锅炒熟了,直接撒上泡好的稻米,一锅焖煮,等煮得半干再翻炒。炒好的菜饭加上暮春时腌制的酸梅,香滑爽口,咸香中隐隐有丝酸甜,极是开胃。盛夏时节酷暑难耐,周氏、李绮节和李昭节姐妹俩胃口不好,吃不下饭,唯有现炒的菜饭能吃上一两碗。
宝珠在袄裙外面加了件罩衫,烧热油锅,婆子洗好菜蔬肉丝,在一旁帮她打下手。
炒好菜饭,开坛取出两只高邮盐蛋,切开来,盛了一碟子,加上风干酱瓜、桂花腐乳、复炸一次的炸荷花饼,凑了四样小菜。
丫头精乖,知道李绮节平时爱吃虾,不声不响剥了一篓子虾仁。宝珠看看天色还不算晚,又炒了一盘虾仁拌苋菜。
炒菜饭和几样小菜装了一大捧盒,送到房里。卷起的竹帘后燃着油灯,灯光摇曳,一个丫头在墙角撒驱蚊的香丸,药丸碾碎之后有股淡淡的香气,比艾草好闻多了。一个丫头在擦洗架子床上铺设的竹席和脚踏,水里掺了蒸花露,也能驱蚊。
李绮节倚在竹枕上,乌黑的发丝散开来,铺了半边罗汉床,正低头翻看孙天佑送来的掐丝盒子。
盒子里是一套穿红着绿的小瓷人,个个只有手指大小,雕琢得玲珑精致,连发丝上卷的绒绳都看得一清二楚。
丫头们都说小瓷人是照着李绮节的模样捏的,宝珠不这么觉得,不过为了哄李绮节高兴,她一口咬定瓷人娃娃的眼眉和李绮节的一模一样。
除了瓷人以外,还有几把扇子,团扇、绢扇、罗扇、纸扇都有,另有几副彩旗和棋盘,是南边流行的时新玩法。
丫头为李绮节挽起长发,衣襟前铺一张帕子,服侍她用饭。
宝珠手执一把粽叶蒲扇,坐在脚踏上给李绮节扇风。
李绮节夹起一枚虾仁:“这套瓷人,拿八只给四娘和五娘送去。“
宝珠欸了一声,把丫头们赶出房,“三娘,以后张家少爷就成咱们家三少爷啦?“
李大伯和周氏没有明说,但家里的下人婆子早已经议论纷纷,李大伯和周氏已经和张氏商量好,连过继文书都办妥帖了,因为小沙弥还在孝中,所以才没办酒。
事情一开始是从曹氏那边传出来的,她爱八卦,而且八得很有水准,从不说假话,她嘴里说出来的消息,一般都有八分真,而且经过周氏默许。
张氏的病时好时坏,小沙弥没有族人扶持,身份敏感,不好和同窗结交。李家为他延请的先生原本只为授课而来,不愿多管闲事,但他刚好和孟云晖的蒙师刚好是同科,而且实在爱惜小沙弥的人品才华,经过深思熟虑后,让自家妇人劝张氏早早为小沙弥打算。张氏辗转打听到孟云晖的事,就动了心思。
小沙弥原本就姓李,过继到李大伯膝下,连姓都不用改,正好还能回报李大伯和周氏的恩情,顺便堵住村里的闲言碎语。
张氏不用开口,只透出一点想头,周氏和李大伯便喜出望外,乐得合不拢嘴。
在周氏尝试让宝鹊给李大伯做妾之后,李大伯就起了过继一个儿郎的念头,只可惜族中人烟凋落,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随便找一个远亲,又怕对方不安好心,招进来一个祸患,这才耽搁下来。小沙弥人品出众,能过继到他膝下,他夜里做梦都能笑醒!
李绮节想起李大伯白天对自己说的话,筷子轻轻磕在碗沿上,“阿爷和大哥过几天回来,等行过拜礼,记得要改口。“
宝珠暗暗纳罕,以后得管张家少爷叫李三少爷?
李大伯和周氏翻遍历书,定下吉日,让人去县城里送信。李乙和李子恒接到口信,一前一后抵达李家村,父子俩先在房里说了会儿私房话,才到李大伯和周氏跟前道喜。
李绮节一眼瞟到李子恒脚步略有些蹒跚,知道他脚伤还没好全,不知该笑还是该叹。
李子恒刚被李乙狠狠揍了一顿,发髻散乱,说话瓮声瓮气的,“三郎的名字怎么没按排行取?“
小沙弥的大名记在李家族谱上:李南宣。张氏的父亲曾为他取名“泰宣“,按理,小沙弥应该顺着李子恒,取名李子宣,张氏甚至说连宣字都不用保留,让李大伯给小沙弥取一个新名字。李大伯没答应,私底下问过小沙弥,从他父亲为他取的名字和泰宣两个中,各摘一个字,就成了李南宣。
李乙可能还不解气,一巴掌抽向李子恒:“三郎的名字是你大伯取的,你多嘴什么?“
李子恒撅起嘴巴,委屈地闷哼一声,不敢说话了。
李大伯领着李南宣拜过祖宗,命人撤去香案,把李子恒和李绮节叫到厅堂,让兄妹几个彼此见礼。
没有问出口。
李大伯见她神情有些异样,踌躇片刻,笑道:“三娘,以后家里添一个哥哥,好不好?“
四月初四后,改穿纱衣,枕头、衾被、桌帘、帷幕换成竹枕、竹席、薄被、纱布,房里的纱帐门帘也全都撤去,换成了刻花竹帘。白天四面窗前竹帘低垂,只卷起一半,挡住日晒的同时,能让南风吹进房里。
转眼满院油碧青翠,暑热未褪,竹帘在日光下晒了几个月,已经有些微微发黄,衬着窗前一簇簇繁花绿枝,稍显寂寥。
黄猫阿金趴在廊前浓荫里呼呼大睡,呼噜声大得出奇。
李绮节被阿金的呼噜声吵得心烦意乱,恨不能堵上耳朵,在竹枕上翻了个身,竹席发出细碎的簌簌声响,“把门窗合上。“
丫头小声道:“怪热的,门窗关上的话,风吹不进来。“
本来就热得透不过气,没有凉风吹拂,几息工夫就能闷出一身汗水。
李绮节叹口气,继续在阿金高亢的呼噜声中辗转反侧,想起送猫的孙天佑,有些咬牙切齿:好好的,送什么猫?天天围着别人撒娇撒痴,对她这个主人爱理不理,睡觉打呼跟打雷一样,又不能看家护院捉老鼠,还不如送兔子呢!
白天没睡足,整个下午她都蔫蔫的,想着家里以后要多一个三哥哥,以后自己再不能用李三郎的身份出去唬人,愈加魂不守舍,连晚饭都没怎么吃,只用了几瓣西瓜,便回房洗漱。
沐浴过后,换上清凉透气的纱衫纱裤,歪在罗汉床上看账本,忽然又觉得腹中饥饿。
宝珠打开糖果盒子,拈出几根糖麻花,“我去调碗藕粉来?“
李绮节把一枚花瓣形的香茶桂花饼揉来揉去,揉得满手糖粉,摇摇头:“想吃点咸的。“
宝珠盖上盒子,笑道:“我去灶房看看。“
天气热,吃食经不住放,剩饭搁一宿就馊了,婆子整治菜蔬是可着人口做的,没吃完的米饭盖在罐子里,预备做成甜米糟,橱柜里只有几样凉菜。
婆子道:“灶上有酸笋汤,我切点肉丝,给三小姐下碗面,搁几个鸡蛋?“
李昭节病中胃口不好,爱吃酸笋汤泡饭,灶房里特特给她炖了一罐汤。
别人看不出,宝珠天天跟着李绮节,白天又得帮着照应李九冬,哪能看不出李昭节院子里的丫头对自家小姐的防备,“汤放着罢,淘点稻米,我给三娘炒碗菜饭。“
炒饭不是拿剩饭炒,而是先把肉、菜、酱一锅炒熟了,直接撒上泡好的稻米,一锅焖煮,等煮得半干再翻炒。炒好的菜饭加上暮春时腌制的酸梅,香滑爽口,咸香中隐隐有丝酸甜,极是开胃。盛夏时节酷暑难耐,周氏、李绮节和李昭节姐妹俩胃口不好,吃不下饭,唯有现炒的菜饭能吃上一两碗。
宝珠在袄裙外面加了件罩衫,烧热油锅,婆子洗好菜蔬肉丝,在一旁帮她打下手。
炒好菜饭,开坛取出两只高邮盐蛋,切开来,盛了一碟子,加上风干酱瓜、桂花腐乳、复炸一次的炸荷花饼,凑了四样小菜。
丫头精乖,知道李绮节平时爱吃虾,不声不响剥了一篓子虾仁。宝珠看看天色还不算晚,又炒了一盘虾仁拌苋菜。
炒菜饭和几样小菜装了一大捧盒,送到房里。卷起的竹帘后燃着油灯,灯光摇曳,一个丫头在墙角撒驱蚊的香丸,药丸碾碎之后有股淡淡的香气,比艾草好闻多了。一个丫头在擦洗架子床上铺设的竹席和脚踏,水里掺了蒸花露,也能驱蚊。
李绮节倚在竹枕上,乌黑的发丝散开来,铺了半边罗汉床,正低头翻看孙天佑送来的掐丝盒子。
盒子里是一套穿红着绿的小瓷人,个个只有手指大小,雕琢得玲珑精致,连发丝上卷的绒绳都看得一清二楚。
丫头们都说小瓷人是照着李绮节的模样捏的,宝珠不这么觉得,不过为了哄李绮节高兴,她一口咬定瓷人娃娃的眼眉和李绮节的一模一样。
除了瓷人以外,还有几把扇子,团扇、绢扇、罗扇、纸扇都有,另有几副彩旗和棋盘,是南边流行的时新玩法。
丫头为李绮节挽起长发,衣襟前铺一张帕子,服侍她用饭。
宝珠手执一把粽叶蒲扇,坐在脚踏上给李绮节扇风。
李绮节夹起一枚虾仁:“这套瓷人,拿八只给四娘和五娘送去。“
宝珠欸了一声,把丫头们赶出房,“三娘,以后张家少爷就成咱们家三少爷啦?“
李大伯和周氏没有明说,但家里的下人婆子早已经议论纷纷,李大伯和周氏已经和张氏商量好,连过继文书都办妥帖了,因为小沙弥还在孝中,所以才没办酒。
事情一开始是从曹氏那边传出来的,她爱八卦,而且八得很有水准,从不说假话,她嘴里说出来的消息,一般都有八分真,而且经过周氏默许。
张氏的病时好时坏,小沙弥没有族人扶持,身份敏感,不好和同窗结交。李家为他延请的先生原本只为授课而来,不愿多管闲事,但他刚好和孟云晖的蒙师刚好是同科,而且实在爱惜小沙弥的人品才华,经过深思熟虑后,让自家妇人劝张氏早早为小沙弥打算。张氏辗转打听到孟云晖的事,就动了心思。
小沙弥原本就姓李,过继到李大伯膝下,连姓都不用改,正好还能回报李大伯和周氏的恩情,顺便堵住村里的闲言碎语。
张氏不用开口,只透出一点想头,周氏和李大伯便喜出望外,乐得合不拢嘴。
在周氏尝试让宝鹊给李大伯做妾之后,李大伯就起了过继一个儿郎的念头,只可惜族中人烟凋落,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随便找一个远亲,又怕对方不安好心,招进来一个祸患,这才耽搁下来。小沙弥人品出众,能过继到他膝下,他夜里做梦都能笑醒!
李绮节想起李大伯白天对自己说的话,筷子轻轻磕在碗沿上,“阿爷和大哥过几天回来,等行过拜礼,记得要改口。“
宝珠暗暗纳罕,以后得管张家少爷叫李三少爷?
李大伯和周氏翻遍历书,定下吉日,让人去县城里送信。李乙和李子恒接到口信,一前一后抵达李家村,父子俩先在房里说了会儿私房话,才到李大伯和周氏跟前道喜。
李绮节一眼瞟到李子恒脚步略有些蹒跚,知道他脚伤还没好全,不知该笑还是该叹。
李子恒刚被李乙狠狠揍了一顿,发髻散乱,说话瓮声瓮气的,“三郎的名字怎么没按排行取?“
小沙弥的大名记在李家族谱上:李南宣。张氏的父亲曾为他取名“泰宣“,按理,小沙弥应该顺着李子恒,取名李子宣,张氏甚至说连宣字都不用保留,让李大伯给小沙弥取一个新名字。李大伯没答应,私底下问过小沙弥,从他父亲为他取的名字和泰宣两个中,各摘一个字,就成了李南宣。
李乙可能还不解气,一巴掌抽向李子恒:“三郎的名字是你大伯取的,你多嘴什么?“
李子恒撅起嘴巴,委屈地闷哼一声,不敢说话了。
李大伯领着李南宣拜过祖宗,命人撤去香案,把李子恒和李绮节叫到厅堂,让兄妹几个彼此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