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www.djzw.net,宋缔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宋南征大理的战事很快在党项和辽朝传开,如此迅速的灭国之战让天下人目瞪口呆,狄青率领数万人在大理氏族的带领下绕过关隘直取大理羊苴咩城。
整个都城的战斗只用了短短两个时辰便结束,大理国相国高智升被活捉,皇帝段素兴一同被擒,这是党项与辽朝都始料不及的。
如此迅速的战斗但惨烈程度却不是很大,大理羊苴咩城的守军伤亡也甚小,大宋的军队并没有给他们造成多大的伤害,只要缴械者便会留下性命,毕竟这些常备军多是大理的宗族子弟,赵祯还要留着他们有大用。
少数民族的自治还是有一定好处的,这能最大程度的安抚亡国之人的情绪。
赵祯躺在吊床上舒服的晃着,在别人眼中大宋只用了短短一天时间便攻占了大理都城,可他们岂知大宋为此付出的努力足足有半年之功!
对赵祯来说攻伐大理的战争从半年前便开始了,但宋平的战死让赵祯扼腕叹息,他是黑手培养起来的外族密谍。
大宋对外的密谍还是要以外族为主,汉人的面貌长相太过明显,黑手在辽朝和党项的密谍多是以客商的身份世人,真正能为大宋效力的辽人和党项人并不多。
但商贾的身份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好的掩护,即便是辽人知晓这些商贾中有密谍也是无可奈何,这就像是大宋给他们的毒药,不吃都不行……
就在赵祯思索着如何培养更多密谍的时候,三才走进落英缤纷的御花园,小心的避过地上各种各样的玩具走到赵祯的吊床边上道:“官家,敌酋授首,大军将会在回城后宣德门献俘!”
赵祯微微点头:“知道了。”
平淡的语调让三才有些怀疑,听两府的相公们说,灭国之功已经算是武功中最为荣耀的一项,如今大理基本已经平定,这对官家来说应该是极为兴奋的一件事了难道官家又在为什么事情烦心?
显然三才不知道在赵祯的脑中光有武功是不行的,文治武功当然要有文治,而对大理的文治要比武功重要的多,为什么要攻取大理?不光是因为它是华夏故土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的自然资源。
一个贫穷的云南可不是赵祯想要的云南,他要一个繁荣富庶的云南路!
发展云南成为赵祯案头最重要的规划,派遣何人赴任云南路转运使执掌一路财赋这个问题困扰赵祯许久。
要找一个懂得财计的官员对朝堂来说还是很难的,毕竟文官都是想着如何治理好当地的治安和民风,每年勘磨的时候越是民风淳朴的地方官员越能得到升任,这已经形成一种定例。
即便是晏殊在应天府做知府事时也是更多的考虑如何教化百姓,所以应天府的书院是大宋办的最好的地方,就连东京城都不能相比。
蔡伯俙倒是可以胜任这一职位,可如果派遣蔡伯俙去,赵祯都能想象朝中的上疏会把御书房堆成什么模样。
对经济重视的朝臣中也只有丁谓合适,但赵祯舍不得这个财计冠绝大宋的三司使离开朝堂,这几年丁谓把大宋财计整理的井井有条,每年朝廷的收入,开支,预算,等等都是他一手操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前赵祯不打算动丁谓。
无奈的翻开一本奏疏,上面的赫然写着阻止狄青任职枢密副使的话,赵祯大奇。
&n... -->>
大宋南征大理的战事很快在党项和辽朝传开,如此迅速的灭国之战让天下人目瞪口呆,狄青率领数万人在大理氏族的带领下绕过关隘直取大理羊苴咩城。
整个都城的战斗只用了短短两个时辰便结束,大理国相国高智升被活捉,皇帝段素兴一同被擒,这是党项与辽朝都始料不及的。
如此迅速的战斗但惨烈程度却不是很大,大理羊苴咩城的守军伤亡也甚小,大宋的军队并没有给他们造成多大的伤害,只要缴械者便会留下性命,毕竟这些常备军多是大理的宗族子弟,赵祯还要留着他们有大用。
少数民族的自治还是有一定好处的,这能最大程度的安抚亡国之人的情绪。
赵祯躺在吊床上舒服的晃着,在别人眼中大宋只用了短短一天时间便攻占了大理都城,可他们岂知大宋为此付出的努力足足有半年之功!
对赵祯来说攻伐大理的战争从半年前便开始了,但宋平的战死让赵祯扼腕叹息,他是黑手培养起来的外族密谍。
大宋对外的密谍还是要以外族为主,汉人的面貌长相太过明显,黑手在辽朝和党项的密谍多是以客商的身份世人,真正能为大宋效力的辽人和党项人并不多。
但商贾的身份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好的掩护,即便是辽人知晓这些商贾中有密谍也是无可奈何,这就像是大宋给他们的毒药,不吃都不行……
就在赵祯思索着如何培养更多密谍的时候,三才走进落英缤纷的御花园,小心的避过地上各种各样的玩具走到赵祯的吊床边上道:“官家,敌酋授首,大军将会在回城后宣德门献俘!”
赵祯微微点头:“知道了。”
平淡的语调让三才有些怀疑,听两府的相公们说,灭国之功已经算是武功中最为荣耀的一项,如今大理基本已经平定,这对官家来说应该是极为兴奋的一件事了难道官家又在为什么事情烦心?
显然三才不知道在赵祯的脑中光有武功是不行的,文治武功当然要有文治,而对大理的文治要比武功重要的多,为什么要攻取大理?不光是因为它是华夏故土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的自然资源。
一个贫穷的云南可不是赵祯想要的云南,他要一个繁荣富庶的云南路!
发展云南成为赵祯案头最重要的规划,派遣何人赴任云南路转运使执掌一路财赋这个问题困扰赵祯许久。
要找一个懂得财计的官员对朝堂来说还是很难的,毕竟文官都是想着如何治理好当地的治安和民风,每年勘磨的时候越是民风淳朴的地方官员越能得到升任,这已经形成一种定例。
即便是晏殊在应天府做知府事时也是更多的考虑如何教化百姓,所以应天府的书院是大宋办的最好的地方,就连东京城都不能相比。
蔡伯俙倒是可以胜任这一职位,可如果派遣蔡伯俙去,赵祯都能想象朝中的上疏会把御书房堆成什么模样。
对经济重视的朝臣中也只有丁谓合适,但赵祯舍不得这个财计冠绝大宋的三司使离开朝堂,这几年丁谓把大宋财计整理的井井有条,每年朝廷的收入,开支,预算,等等都是他一手操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前赵祯不打算动丁谓。
无奈的翻开一本奏疏,上面的赫然写着阻止狄青任职枢密副使的话,赵祯大奇。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